云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
理论宣讲分中心 教育卫生分中心 文化体育分中心 法律与科技科普分中心 融媒体分中心
云阳县文明实践所 /
青龙街道 双江街道 盘龙街道 人和街道 江口镇 南溪镇 凤鸣镇 高阳镇 平安镇 红狮镇 故陵镇 龙角镇 沙市镇 栖霞镇 黄石镇 巴阳镇 渠马镇 双土镇 路阳镇 鱼泉镇 宝坪镇 农坝镇 桑坪镇 云阳镇 云安镇 双龙镇 清水土家族乡 水口镇 蔈草镇 泥溪镇 养鹿镇 后叶镇 龙洞镇 堰坪镇 大阳镇 耀灵镇 洞鹿乡 上坝乡 新津乡 普安乡 石门乡 外郎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云阳新闻 > 正文

重庆云阳泥溪镇:村民有了“新身份”

发布日期:2021-01-24 10:29 来源:重庆日报
摘要:打包干木耳、采摘香菇、制作香菇菌种……1月20日,记者来到云阳县泥溪镇时,正值当地黑木耳和香菇两大“黑色产业”丰收之际,从香菇大棚到产品加工车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云阳县泥溪镇桐林社区香菇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香菇(2020年3月23日摄)。首席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游客在农耕故土园游玩(2020年9月8日摄)。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打包干木耳、采摘香菇、制作香菇菌种……1月20日,记者来到云阳县泥溪镇时,正值当地黑木耳和香菇两大“黑色产业”丰收之际,从香菇大棚到产品加工车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在桐林社区,记者走进一个香菇大棚,只听里面人声嘈杂,工人们一边忙着采摘第二茬香菇,一边为今年新的生产任务做准备。

“这些菇摘得了,快点来弄。”“操作机器的人,注意安全,不要整到手了。”一名中年男子在大棚里来回走动,不时给工人们提供指导。

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向记者介绍说,这名男子叫刘俊,以前是个种菇大户,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当地40多个香菇大棚的产业指导员,负责统筹生产和技术指导。

“在泥溪镇,像刘俊这样转变身份的村民还不少。近年来,我们将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了特色主导产业两万余亩。随着产业发展,许多村民像刘俊一样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他们本身就是泥溪脱贫攻坚的成果。”陈宇说。

带动香菇产业发展

种菇大户转型为产业指导员

时间接近晚上6点,天已擦黑,大棚内仍是一片忙碌,刘俊嘴里嘀咕着:“看来今天又得加班了。”

最近这几天,既是去年栽植的香菇进入二茬收获季,又赶上今年生产的准备期,刘俊的日程十分繁忙。每天早上,他会在7点半准时赶到基地,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出菇量,然后安排村民前来务工。而他也不会闲着,除了时不时给工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他还得忙着制作菌种。

“最近每天差不多出1000多斤菇,需要10多个人来干活。比起第一茬收获时每天40多个人连轴转,还是要轻松些。”刘俊说。

趁着歇口气的时间,刘俊跟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2009年,泥溪镇组织了一次香菇种植培训,返乡的他闲来无事便加入其中,自此踏上了香菇种植之路,并慢慢从1万多袋发展到近6万袋,成了当地的种菇大户。

脱贫攻坚以来,当地香菇产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黑木耳一起成了泥溪镇的两大“黑色产业”。为推动产业发展,镇里建立了产业指导员制度,培育了近30名技术人员包片、包村、包产业,明确技术指导责任区域,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

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刘俊成了产业指导员之一,负责对40余个香菇大棚进行技术指导,每月工资5000元,还以技术入股,年底根据效益获得分红。

从种菇大户到产业指导员,刘俊切身感受到了当地香菇产业发展的前后变化。

首先是销售方面。

此前,泥溪香菇总量为20万袋,规模不算大,名气也不响,销售存在一定困难,刘俊一般都是骑摩托车运菇到县城售卖。

“现在我们的香菇规模上来了,名气也有了,采购商都直接开车到村里来收。”刘俊说,由于产品质量好,通过采购商们口口相传,现在经常有不认识的商贩主动找上门来。

其次是生产效率的变化。

刘俊表示,以前制菌包打锯末用的是柴油机,一天只能打5吨,还十分吃力。如今,基地里配备了新机器,一天轻轻松松就能打上30吨。“还有装袋的流水线,机器自动拌料后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分料机上,省事多了。”

记者了解到,现在,泥溪镇共发展了100万段黑木耳、100万袋香菇、6000亩晚熟柑橘、3000亩乌梅等特色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都有产业指导员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此外,产业指导员们还主动对接巾帼辣椒、鑫焘菊花等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引导1800余户农户发展了辣椒、菊花等产业3000亩,使这些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如今,泥溪镇村村、户户都实现了产业覆盖,全镇7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474户1766名贫困人口也悉数脱贫。去年,全镇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584元,各村集体经济平均达75万元。

种木耳赚了钱

贫困户开超市成了个体户

20日下午,泥溪镇枞林村,由原村小改建而成的木耳加工点里,堆满了已杀菌烘干的黑木耳。曹翠仙和另两位村民围坐在正中间的长桌旁,对干木耳进行分装、打包。

只见其他两人负责筛选、装袋,曹翠仙则守着一个电子秤,对每袋产品计量后再进行封口,三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每袋一斤,要卖100块钱,可不能搞错了。”曹翠仙笑道。

作为2003年从云南嫁到泥溪的外来媳妇,提起“第二故乡”的发展,曹翠仙用一口带着云南口音的重庆话打开了话匣子。

她永远忘不了进村那天的场景。由于交通不畅,她和丈夫在万州的分水镇便下了车,一路徒步往家中走去。“那天下着大雨,路难走得很,搞得我后来脚都痛了几天。”

好不容易到了家,眼看破旧的土房子里家徒四壁,曹翠仙的心顿时又凉了半截,直对丈夫喊:“你就是把我骗过来的!”

但生活还要继续。为了维持温饱,曹翠仙把亲戚家的地拿来种上了红薯、玉米等传统作物。可她心里明白,仅靠这些是脱不了贫的。

泥溪当地雾大、光照不强,适宜菌类生产,因此盛产黑木耳,被誉为“重庆黑木耳之乡”。2016年,曹翠仙决定种点木耳试一试。她咬咬牙拿出丈夫打工的积蓄,种了200段木耳。让她没想到的是,木耳虽小,栽培的技术要求却很高。由于菌种不好,当年的产量并不理想。

2017年,黑木耳成为泥溪镇的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广泛发动农户种植,并请来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得知政府会给予木料、菌种补助后,曹翠仙积极参加培训,从岁末准备木料、年初打桩到2月灌菌种、3月架棚……按照专家教授的深耕密植种植技术,2017年,曹翠仙一举发展了1000多段黑木耳。

“这一次我成功了,产品由合作社包收包销,我一下子赚了两万多元!”曹翠仙说,当时身边好多村民都加入到黑木耳产业中,或自己种植,或参与务工,这种发展的势头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拿着赚来的钱,心思活络的曹翠仙在山下新家的一楼辟出一间房,开起了小超市。记者看到,小小的超市里,摆满了酱油、醋、零食等日常生活物品。“现在水泥路都修通了,我又会骑摩托车,村民给我打个电话,我就把东西给他们送上门。”说起这个小老板兼送货员的新身份,早已实现脱贫的曹翠仙笑得合不拢嘴,“人就是不能服输,我要争取把超市再开大点,让日子过得更好些!”

让家乡土特产卖得更好

返乡中专生当上网络主播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一座崭新的产业融合园已在泥溪镇拔地而起。不远处,则是当地近年来打造的乡村旅游点——农耕故土园。

走进产业融合园,只见一楼大厅里展示着黑木耳、香菇、菊花等本土农特产品,楼上还有网络直播培训基地和4个直播间。“这里集农特产品生产展示、加工包装、直播销售、观光体验等为一体,未来将带动周边4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陈宇介绍,今后该产业融合园将与当地乡村旅游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遵循这一发展思路,去年底,泥溪开始“试水”网络直播带货。他们请到市县两级的老师和网络主播,在产业融合园里为40多名干部、群众做了直播带货的相关培训。协合村的袁静就是“学生”之一。

2014年,协合村将计算机专业的中专生袁静作为本土人才引回,帮助村干部在电脑上处理相关事务。那时,村里的基础条件薄弱,又没有销售渠道,农产品的买卖是一大难题。“后来农村电商发展起来了,我就开始协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袁静说。

近两年,网络带货直播成为新的营销手段,袁静也开始摸索起来。让她感到有点意外的是,镇里“追赶”这股新潮流,搞起了相关培训,她自然主动报名。

“嗨,亲!欢迎来到静静的直播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款我们云阳泥溪镇的土特产——黑木耳。”“最近正是冬耳上市的时候,这个季节的木耳品质最好,吃起来的口感就像猪蹄一样Q弹,凉拌更好吃哟。”经过培训,袁静很快就上手了,成为当地首批网络主播之一。直播间里,她自如地在普通话和重庆话之间切换着进行产品介绍,乡土味十足。

“培训老师说了,用方言做直播是一种特色,尤其是推介农产品,‘土味’重一点更好。如果观众没听懂,我会用普通话再介绍一次。”袁静说,培训让她学到了不少直播的小窍门,比如如何利用音乐和小游戏让直播间不冷场,如何打光能让产品看起来更吸引人等等。

直播中,袁静除了介绍产品以及烹饪小技巧外,还走出直播间,来到产业基地、农耕故土园,为观众展示当地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和乡村美景。不到两个月时间,她的直播号已有1.2万余名粉丝,人气最高时吸引到100余名网友同时在线观看。

更让她感到欣喜的是,通过她的直播,泥溪的农特产品被更多人看到了。“前几天还有粉丝私信我,夸我们的木耳好吃,又追加了订单。”袁静激动地说。

目前在泥溪镇,像袁静一样能熟练开展直播业务的主播还有近10名,他们也承担起了教村民直播的任务。袁静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我们能让更多村民掌握直播技能,把农产品卖得更好、更远。如果还能吸引到更多网友来我们泥溪看看,就更好了!”

(记者 栗园园)

(稿件原载于2021年01月24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