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泥溪镇桐林社区香菇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香菇(2020年3月23日摄)。首席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游客在农耕故土园游玩(2020年9月8日摄)。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打包干木耳、采摘香菇、制作香菇菌种……1月20日,记者来到云阳县泥溪镇时,正值当地黑木耳和香菇两大“黑色产业”丰收之际,从香菇大棚到产品加工车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在桐林社区,记者走进一个香菇大棚,只听里面人声嘈杂,工人们一边忙着采摘第二茬香菇,一边为今年新的生产任务做准备。
“这些菇摘得了,快点来弄。”“操作机器的人,注意安全,不要整到手了。”一名中年男子在大棚里来回走动,不时给工人们提供指导。
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向记者介绍说,这名男子叫刘俊,以前是个种菇大户,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当地40多个香菇大棚的产业指导员,负责统筹生产和技术指导。
“在泥溪镇,像刘俊这样转变身份的村民还不少。近年来,我们将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了特色主导产业两万余亩。随着产业发展,许多村民像刘俊一样实现了身份的转变,他们本身就是泥溪脱贫攻坚的成果。”陈宇说。
带动香菇产业发展
种菇大户转型为产业指导员
时间接近晚上6点,天已擦黑,大棚内仍是一片忙碌,刘俊嘴里嘀咕着:“看来今天又得加班了。”
最近这几天,既是去年栽植的香菇进入二茬收获季,又赶上今年生产的准备期,刘俊的日程十分繁忙。每天早上,他会在7点半准时赶到基地,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出菇量,然后安排村民前来务工。而他也不会闲着,除了时不时给工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他还得忙着制作菌种。
“最近每天差不多出1000多斤菇,需要10多个人来干活。比起第一茬收获时每天40多个人连轴转,还是要轻松些。”刘俊说。
趁着歇口气的时间,刘俊跟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2009年,泥溪镇组织了一次香菇种植培训,返乡的他闲来无事便加入其中,自此踏上了香菇种植之路,并慢慢从1万多袋发展到近6万袋,成了当地的种菇大户。
脱贫攻坚以来,当地香菇产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黑木耳一起成了泥溪镇的两大“黑色产业”。为推动产业发展,镇里建立了产业指导员制度,培育了近30名技术人员包片、包村、包产业,明确技术指导责任区域,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
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刘俊成了产业指导员之一,负责对40余个香菇大棚进行技术指导,每月工资5000元,还以技术入股,年底根据效益获得分红。
从种菇大户到产业指导员,刘俊切身感受到了当地香菇产业发展的前后变化。
首先是销售方面。
此前,泥溪香菇总量为20万袋,规模不算大,名气也不响,销售存在一定困难,刘俊一般都是骑摩托车运菇到县城售卖。
“现在我们的香菇规模上来了,名气也有了,采购商都直接开车到村里来收。”刘俊说,由于产品质量好,通过采购商们口口相传,现在经常有不认识的商贩主动找上门来。
其次是生产效率的变化。
刘俊表示,以前制菌包打锯末用的是柴油机,一天只能打5吨,还十分吃力。如今,基地里配备了新机器,一天轻轻松松就能打上30吨。“还有装袋的流水线,机器自动拌料后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分料机上,省事多了。”
记者了解到,现在,泥溪镇共发展了100万段黑木耳、100万袋香菇、6000亩晚熟柑橘、3000亩乌梅等特色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都有产业指导员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此外,产业指导员们还主动对接巾帼辣椒、鑫焘菊花等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引导1800余户农户发展了辣椒、菊花等产业3000亩,使这些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如今,泥溪镇村村、户户都实现了产业覆盖,全镇7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474户1766名贫困人口也悉数脱贫。去年,全镇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584元,各村集体经济平均达75万元。
种木耳赚了钱
贫困户开超市成了个体户
20日下午,泥溪镇枞林村,由原村小改建而成的木耳加工点里,堆满了已杀菌烘干的黑木耳。曹翠仙和另两位村民围坐在正中间的长桌旁,对干木耳进行分装、打包。
只见其他两人负责筛选、装袋,曹翠仙则守着一个电子秤,对每袋产品计量后再进行封口,三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每袋一斤,要卖100块钱,可不能搞错了。”曹翠仙笑道。
作为2003年从云南嫁到泥溪的外来媳妇,提起“第二故乡”的发展,曹翠仙用一口带着云南口音的重庆话打开了话匣子。
她永远忘不了进村那天的场景。由于交通不畅,她和丈夫在万州的分水镇便下了车,一路徒步往家中走去。“那天下着大雨,路难走得很,搞得我后来脚都痛了几天。”
好不容易到了家,眼看破旧的土房子里家徒四壁,曹翠仙的心顿时又凉了半截,直对丈夫喊:“你就是把我骗过来的!”
但生活还要继续。为了维持温饱,曹翠仙把亲戚家的地拿来种上了红薯、玉米等传统作物。可她心里明白,仅靠这些是脱不了贫的。
泥溪当地雾大、光照不强,适宜菌类生产,因此盛产黑木耳,被誉为“重庆黑木耳之乡”。2016年,曹翠仙决定种点木耳试一试。她咬咬牙拿出丈夫打工的积蓄,种了200段木耳。让她没想到的是,木耳虽小,栽培的技术要求却很高。由于菌种不好,当年的产量并不理想。
2017年,黑木耳成为泥溪镇的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广泛发动农户种植,并请来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得知政府会给予木料、菌种补助后,曹翠仙积极参加培训,从岁末准备木料、年初打桩到2月灌菌种、3月架棚……按照专家教授的深耕密植种植技术,2017年,曹翠仙一举发展了1000多段黑木耳。
“这一次我成功了,产品由合作社包收包销,我一下子赚了两万多元!”曹翠仙说,当时身边好多村民都加入到黑木耳产业中,或自己种植,或参与务工,这种发展的势头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拿着赚来的钱,心思活络的曹翠仙在山下新家的一楼辟出一间房,开起了小超市。记者看到,小小的超市里,摆满了酱油、醋、零食等日常生活物品。“现在水泥路都修通了,我又会骑摩托车,村民给我打个电话,我就把东西给他们送上门。”说起这个小老板兼送货员的新身份,早已实现脱贫的曹翠仙笑得合不拢嘴,“人就是不能服输,我要争取把超市再开大点,让日子过得更好些!”
让家乡土特产卖得更好
返乡中专生当上网络主播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一座崭新的产业融合园已在泥溪镇拔地而起。不远处,则是当地近年来打造的乡村旅游点——农耕故土园。
走进产业融合园,只见一楼大厅里展示着黑木耳、香菇、菊花等本土农特产品,楼上还有网络直播培训基地和4个直播间。“这里集农特产品生产展示、加工包装、直播销售、观光体验等为一体,未来将带动周边4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陈宇介绍,今后该产业融合园将与当地乡村旅游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遵循这一发展思路,去年底,泥溪开始“试水”网络直播带货。他们请到市县两级的老师和网络主播,在产业融合园里为40多名干部、群众做了直播带货的相关培训。协合村的袁静就是“学生”之一。
2014年,协合村将计算机专业的中专生袁静作为本土人才引回,帮助村干部在电脑上处理相关事务。那时,村里的基础条件薄弱,又没有销售渠道,农产品的买卖是一大难题。“后来农村电商发展起来了,我就开始协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袁静说。
近两年,网络带货直播成为新的营销手段,袁静也开始摸索起来。让她感到有点意外的是,镇里“追赶”这股新潮流,搞起了相关培训,她自然主动报名。
“嗨,亲!欢迎来到静静的直播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款我们云阳泥溪镇的土特产——黑木耳。”“最近正是冬耳上市的时候,这个季节的木耳品质最好,吃起来的口感就像猪蹄一样Q弹,凉拌更好吃哟。”经过培训,袁静很快就上手了,成为当地首批网络主播之一。直播间里,她自如地在普通话和重庆话之间切换着进行产品介绍,乡土味十足。
“培训老师说了,用方言做直播是一种特色,尤其是推介农产品,‘土味’重一点更好。如果观众没听懂,我会用普通话再介绍一次。”袁静说,培训让她学到了不少直播的小窍门,比如如何利用音乐和小游戏让直播间不冷场,如何打光能让产品看起来更吸引人等等。
直播中,袁静除了介绍产品以及烹饪小技巧外,还走出直播间,来到产业基地、农耕故土园,为观众展示当地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和乡村美景。不到两个月时间,她的直播号已有1.2万余名粉丝,人气最高时吸引到100余名网友同时在线观看。
更让她感到欣喜的是,通过她的直播,泥溪的农特产品被更多人看到了。“前几天还有粉丝私信我,夸我们的木耳好吃,又追加了订单。”袁静激动地说。
目前在泥溪镇,像袁静一样能熟练开展直播业务的主播还有近10名,他们也承担起了教村民直播的任务。袁静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我们能让更多村民掌握直播技能,把农产品卖得更好、更远。如果还能吸引到更多网友来我们泥溪看看,就更好了!”
(记者 栗园园)
(稿件原载于2021年01月24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