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健康休闲、体验文化和亲近自然的需求,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单一模式的发展已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框架,坚持“文旅农商”四轮驱动,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以实际行动铺就乡村发展的康庄大道,推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深耕文化“种子”,激活乡村灵魂。乡村旅游的核心在于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和地方传说,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旅游+文化”发展模式,要摒弃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应当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捕捉本土元素,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的创意展示,让游客在欣赏乡村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引领旅游“风潮”,打造全域景观。旅游业的发展是乡村转型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发展,要整合餐饮、住宿、旅游和教育四个领域的资源与服务,创建综合性、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点扩展到面,形成全域旅游的新格局。通过举办“旅游+节庆”的特色活动,将现有资源与各项活动深度结合,凸显特色,以活动吸引人气,引流带动消费,激发地方经济活力。
巩固农业“底色”,夯实绿色根基。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产业,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大规模种植油菜花、五彩稻田,供游客观光、打卡;发展“体验农业”,比如,提供水果采摘、稻田摸鱼等服务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助力保护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为乡村旅游提供持续的绿色动力。
打通商贸“动脉”,拓展增收渠道。商贸活动是连接乡村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桥梁。一是要根据地方旅游文化主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如手工艺品、农特产品等衍生产品;二是要培育新型营销模式、创新宣传手段,如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直播带货、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这样既能为游客提供更多购物选择,也能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文旅农商”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产业叠加,而是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协调发展。政府、企业、村社和农民各方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