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沙市镇新楼村白杨坪,党员干部、公益岗位保洁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村民纷纷拿起扫帚、铁锹打扫堵塞的沟渠,清理卫生死角。
“加法”助力,强化环境治理新动能。
“现在水沟中的垃圾清理了,难闻的气味消失了,我们住的也舒心了!”在附近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对水沟的改变很满意。以前水沟垃圾乱堆乱放、杂草丛生,整治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沙市镇新楼村,一场以“加法”为核心的人居环境治理战役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沙市镇加大投入力度,组建专业清理队伍,配备专业设施,对水沟彻底清理,不放过犄角旮旯,确保水沟恢复干净整洁。加强巡查维护,持续发力,防止水沟垃圾“回潮”。
“减法”施策,精准破解环境难题。
一堆堆垃圾被有序地运送走,一股股水流重新流淌着,新楼村白杨坪的水沟正在发生着“美丽”的变化。
为彻底改善提升水沟“颜值”,党员先行、干部带头,对沟渠内的淤泥、杂草、枯枝落叶及其他垃圾进行打捞清理,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深、走实、走细。秉持“规约人人记,违反要批评”原则,对违反村规民约行为,开展“批评教育+处罚”两步走,减少不文明行为发生,营造文明和谐乡村氛围。为破解村民习惯倾倒垃圾至水沟“难题”,沙市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污染,在附近居民点投放垃圾桶,实现“一出家门,垃圾进桶”,定期安排垃圾装运车清运垃圾。截至目前,共清理陈年积存垃圾0.1吨,更换垃圾桶1个,清理排水沟10米。
“乘法”效应,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走在新楼村,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村内广播也不时播放着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
“环境整治以来,采取多种宣传方式相结合,点燃了村民参与环保热情,也使得我们新楼村‘旧貌换新颜’,真是太好了!”新楼村1组组长唐开清说,过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村里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持整洁,但效果甚微。此次,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折页、举办环保院坝会、树立典型等多元方式,切实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都是环卫工、个个都是监督员、户户都是参与者的浓厚氛围。
“除法”落实,确保治理成效持久。
新楼村巧妙运用“除法”思维,细化分摊治理任务,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力争破除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瓶颈”。
为了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效性,结合实际,将治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网格、村民小组、家庭甚至是个人,形成组织领导、全域推动、监督落实、考核问效的闭环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大家纷纷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新楼村“小水沟”的蜕变,是沙市辖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未来,沙市辖区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村民们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