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云阳县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培育人民生活新风尚和公众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物捐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5月14日,云阳县博物馆举行了一场文物捐赠仪式,为云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黄新民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黄老先生向我馆捐赠1069件/套文物、标本。
文物捐赠是国有文博机构文物收藏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批数量庞大的文物、标本进一步丰富了我馆的馆藏和陈列展览水平,为我馆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助力,此外还拓展了文化资源,让云阳市民和外地游客享受到更为丰盛的文化筵席。黄老先生表示,此举是将祖先的东西还给国家,回馈给社会,让它们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并感召更多的人支持文博事业的发展。
我馆就此拍摄专题纪录片,留下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共同守护文物、担当社会责任的光辉影像。
馆校合作——共启文教新篇章
月16日上午,云阳县博物馆与云阳职教中心签订馆校合作协议,为博物馆公共教育事业发展再续华章。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拟共同开设“考古学技工班”,培养田野考古及文物修复人才。
此次馆校合作是双方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需要,依托自身独特资源,实现共同教育,丰富课程资源,扩大教育活动空间,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与此同时,云阳县博物馆还为云阳职教中心的师生们送去了一场临时展览——《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并分享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家乡历史课——《有滋有味话云阳》,引领学生寻访家乡文化和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馆校合作体现了教育的延展性,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育人作用,为师生们所喜闻乐见。
馆企合作——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16日下午,云阳县博物馆与长江浪文创中心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此次跨界合作,双方将建立系统化、层级化的合作模式,在创新改革中谋求发展、行稳致远,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以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化活态利用等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推动县域文博资源保护、活化和利用。文创产品与展览、教育及其它社会服务共同构建起云阳县博物馆文化产品生产体系,形成更多承载传统文化的价值标识和文化产品,刷新着公众心目中的“云博印象”,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文化遗产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着力打造长江文化重要标识。
普法巡展——弘扬文明新风尚
近日,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和推广,云阳县博物馆在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临展——《看漫画了解<文物保护法>》。本次临展独具特色,将生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诙谐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参观,不断增强广大群众了解文物、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动中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云阳县博物馆采用漫画这一创新形式,广泛普及文物知识,加深公众对《文物保护法》的了解,提升公众对文物在社会发展中角色的认知,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